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海外华文写作永远不会凋零关于海上明月共潮生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白舒荣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社编审。现任香港《文综》杂志副总编辑、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监事长、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副理事长、世界

白舒荣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社编审。现任香港《文综》杂志副总编辑、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监事长、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副理事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理事,以及多个海外华文文学社团顾问等。出版有《白薇评传》《十位女作家》《热情的大丽花》《自我完成 自我挑战——施叔青评传》《以笔为剑书青史》《回眸——我与世界华文文学的缘分》《走进尹浩的故事》《华英缤纷——白舒荣选集》等数百万字的作品;合著《中国现代女作家》《寻美的旅人》等,主编《世界华文文学精品库》等多套海外华文作家丛书。近日,白舒荣的《海上明月共潮生》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2018年),这本书大部分都是按稿约要求,写了与海外华文作家的交游经历,记录了这些作家的成长历程和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历史,另有一些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一些现代作家撰写的传记文字。台湾著名作家陈若曦曾寄语作者:“坐镇北京的编辑,能四海沟通,知交遍天下,当今第一人也。”笔者特意应《名作欣赏》之邀,采访了被誉为海外华文文学“教母”的白舒荣老师,请她谈谈写作《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台前幕后。

张娟:20世纪80年代中期,您开始专业编辑海外华文文学杂志,90年代主编《四海》(后更名《世界华文文学》),不仅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发表海外华文作家创作与研究的重要阵地,也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请谈谈您的编辑工作对您写作是否有促进作用?

白舒荣:因为喜欢文学,读了中文系。文学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文学作品。编辑工作需要读大量的文稿,加上平时的阅读,对我写作当然是促进。其实颇有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编辑部门,逐渐比较专心写作,最终脱离编辑队伍,正式当了作家的。我的《白薇评传》出版后,当时有位名作家说他连夜读完,劝我不要当编辑了,该当作家。我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培养起来的读书人,觉得做好本职工作更重要,所以没有在写作上多用心。

张娟:据我所知,您毕业于北京大学,那个时代北大毕业可谓“天之骄子”,您的家学、您的北大生涯,对您日后的创作道路和职业道路选择有没有影响?

白舒荣:我是干部家庭出身,几乎从记事起就住校过集体生活,只有周末才在家里住一天。父母忙自己的工作,无暇也没条件(因为我很少在家)管我学习,不过他们都是知识分子,那时娱乐少,休息天常带我逛书店。我在书店流连忘返,种下了文学因子。读了北大中文系是我的荣幸,当时的老师基本是今日视为大师级的人物。我不是很用功的学生,但毕竟毕业于中文系,工作和爱好顺理成章吧。

张娟:在阅读您的新书时,注意到此书不但是您对华文作家的记录,也侧面看到了华文作家们对您的一些评价,比如欧华作协创会会长赵淑侠说您很早就打扮时尚,使她感觉很亲切;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说您“含笑的眸子明察秋毫,总能在不动声色间把他人内心世界的斑斓捕捉于心,展现于笔”;香港作家联合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执行会长潘耀明说您是“文坛女侠客”,这些评价呈现出了您性格的不同侧面。这些评价您认可吗?您的很多文章都是写人,您的性格特质对您知人论世的写作有帮助吗?

白舒荣:朋友们的评价难免溢美,却也不太离谱。比如赵淑侠说很早就会打扮,这与我接触的多是海外作家有关。一方面自己天性爱美,更重要的是环境(指接触对象)使然,当年海外作家多出自中国台湾,打扮时尚得体,我不免受影响。当然骨子里还有点不想让对方看贬大陆女性的私心。我的性格乐观开朗,笔下的这些作家多数交往长久,比较熟悉。我念旧,讲义气,常不自量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张娟:您采访过很多华文文学作家,我在阅读中感觉您特别善于抓住人物特质,特别善于描写细节,这些是否和您作为女性作家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有关?

白舒荣:其实写这些作家时,真正去采访的并不多,主要是平常接触的印象和从其作品中捕捉一些东西。有些人物细节的描写,基本是出于我认识对方时的第一印象。比如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首次见白先勇,敲门后他的第一声回应,令我惊艳,牢牢回旋在脑海。

张娟:您在“自序”中说道:“或许,这也可算作是我的传记。”我注意到从早期的中国现代作家素描到后来的记人散文,您的作品中也是以人物传记居多,您为什么这么偏爱传记这种文学体裁呢?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1/0326/633.html



上一篇:海外陆上集输管道隆起屈曲理论探讨及应用
下一篇: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本雅明流寓海外初探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