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经典园冶在海外(2)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再说日本恒星社1952年出版了薮内清博士的《天工开物》日文全译本,附在其主编的《天工开物の研究》里,这也有似于日本的桥川时雄将其获藏的隆盛堂

再说日本恒星社1952年出版了薮内清博士的《天工开物》日文全译本,附在其主编的《天工开物の研究》里,这也有似于日本的桥川时雄将其获藏的隆盛堂本《园冶》,与自己《园冶解说》作为合集在1970年东京渡辺书店出版一样。1969年,《天工开物》日译又部分地列入平凡社的《东洋文库》,为第130册,可见日本的重视。再看西方,196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天工开物》英译全本……至今,该书有日、法、英、德、意、俄译本。而《园冶》亦然,不但在日本有多种版本,而且英、法、美均有译本,并且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均有研究论著发表。两大名著历尽曲折,终于蜚声全球。

德国的H.R.姚斯在《走向接受美学》中指出:“艺术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在于它再现或表现的功能,而且在于它的影响之中……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8]《园冶》同样如此,它既是文学珍品、艺术奇葩,具有再现和表现的功能,又是造园、科技经典,它的本质也在于其历史影响之中,或者说,《园冶》科学价值的世界性影响,更是其海外接受的基础。1956年,陈植在《重印园冶序》中写道:

“造园”一词,见于文献,亦以此书为最早……四十年前,日本首先援用“造园”为正式科学名称,并尊《园冶》为世界造园学最古名著,诚世界科学史上我国科学成就光荣之一页也。一九二一年春,余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造林兼造园学权威我师本多静六博士处,始见此书,为木版本三册,闻系得之北京书肆者。归国后,求之国内各地,遍觅不得。……计氏造园与建筑各种理论及其形式,迄至今日,仍为世界科学家所重视,而乐于援用,诚我国先贤科学上辉煌成就也。[9]11-13

《园冶》辉煌的科学成就不但开创了学科,而且影响海外,为世界科学家所重视、所援引、所翻译、所研究……以下拟按接受的特色,分三部分叙述经典《园冶》在海外的种种情况。

《园冶》在日本:珍藏·传抄·解说

《园冶》受阮大铖的刊印特别是撰《冶叙》(以下简称“阮叙”)之累,被列为禁书;又由于国内“工匠技艺,君子不器”的传统偏见,进入了长期悲剧性、地下式的文化苦旅,其曲折经历,可用《论语》中语来概括:“道不行,乘桴浮于海。”[10]确乎如此。在中国,虽然近三百年来《园冶》似乎湮没不闻,但“在清代,有些文人和民间书商仍认可《园冶》的价值,暗暗地改名重印,据考证,伍涵芬的华日堂印了《夺天工》,晋阳书坊隆盛堂印了《木经全书》,都成了《园冶》的别名……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园冶》有似于此,它隐姓埋名(按,也有不改名换姓的)后,流亡到海外去了……一次次出口到日本,有幸在日本被保存下来”。[11]

在日本,最有价值的《园冶》版本是被内阁文库珍藏的明版第一版(1634,崇祯七年),系孤本,其中除计成《自序》外,仅有“阮叙”,全三卷,分三册。考日本东京的内阁文库,创设于1885年;1971年设国立公文书馆以后,内阁文库即为其所属之科;2001年,“内阁文库”之名取消。再追溯内阁文库之前身,则是红叶山文库。红叶山文库→内阁文库→国立公文书馆,这是此本在日本的三个藏所,现一般称其为“内阁文库本”。

查内阁文库《汉籍解题》,此书之名已出现于《御书物方日记》“享保二十年四月一日”条中。可以断定,在此以前,此本已舶运而入红叶山文库。[12]26-27日本享保二十年为清雍正十三年(1735),故此书在此馆库,已珍藏了近三百年。若再要追溯其前之藏所,已邈然不可考矣!进道若退,喜道若悲。可喜的,是书安然无恙,三百年未改名换姓;可悲的,是其栖身他国,三百年来离乡背井……

当今大时代,学术无国界。值得庆幸的是,日本友人田中昭三先生大力支持笔者自2011年开始的《园冶》研究,2012年,他从东瀛寄来了此内阁文库孤本三卷的翻拍光盘,笔者得以先睹为快,对其进行品读、校勘、详注、点评、引申、发微……汇萃而为《园冶多维探析》(上下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年出版)书稿,事见拙书后记[13]760-761。2017年,内阁珍本亦在三百年后,终于能从海外重返本土,并以“多维探析”的形式首次与国人见面,幸甚至哉,其乐何如!—这是一段必要的、含情脉脉的插叙和交代。

又据陈植1956年《重印园冶序》,陈先生1921年于本多静六处见“木版本三册,闻系得之北京书肆者”。此明版三卷三册可能和“内阁本”属同一版本,此本中日两国今均未见。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1/0328/643.html



上一篇:浅析海外项目的索赔
下一篇:模块化设计在海外油田注水泵站项目中的应用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