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经典园冶在海外(7)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据统计,西方还有意大利的Paolillo Maurizio,2002年、2003年发表有关《园冶》的论文两篇;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Zhen Cao,2004年发表有关《园冶》的硕士论文一

据统计,西方还有意大利的Paolillo Maurizio,2002年、2003年发表有关《园冶》的论文两篇;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Zhen Cao,2004年发表有关《园冶》的硕士论文一篇……西方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园冶》为研究对象,也是《园冶》在海外出现的新现象,标志着海外《园冶》研究的深入。

还应特别指出的是,2019年发现了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所属弗朗西斯·洛布图书馆藏有八十余年前英文选译打印本《园冶》,为广东赴美留学的Yü Sen(余森?)所译,选译了“掇山”“选石”“借景”及“自识”几部分。译于1934年6月,为西方最早出现的外文译本。书后还附有美籍华人、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今哈佛燕京图书馆)首任馆长裘开明(Alfred Kaiming Chiu)1949年12月9日答复弗朗西斯·洛布图书馆McNamara咨询关于此选译本的信,信中提供的信息为:计成的《园冶》出版于1634年;此本译自中国营造学社1933年的现代版中式线装书《园冶》,为已故的Yü Sen从中选译。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营造本”出版于1933年,第二年就被部分译为英文,可见在西方反应之迅速,且时间上与明版第一版《园冶》(1634)的问世,恰好相距整整三百年。该本在《园冶》西方流传史上有着开先河的重要意义。

《园冶》在澳、韩、新:探索·析读·创新

澳大利亚的冯仕达(Stanislaus Fun g)教授,从新方法论入手研究《园冶》,提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新认识。首篇《解读〈园冶〉的跨学科前景》,发表于英国《园林历史与景观设计研究》1998年3期,带有宣言的性质。“跨学科”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研究方法,钱学森先生等就著有《迎接交叉学科的时代》一书[24]。21世纪以来,冯先生又发表了《自我、景致与行动:〈园冶〉借景篇》《谋与变:〈园冶〉屋宇篇文句结构及论题刍议》《动与静—〈园冶〉园说篇文句结构及论题刍议》等,这都离不开跨学科的探究。其中《动与静—〈园冶〉园说篇文句结构及论题刍议》初稿曾发于2004年美国洛杉矶Getty研究中心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上。他将西方接受美学之“暗含的读者”①最初由伊瑟尔提出,译作“暗隐的读者”,参见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368页。,移植为造园学之“暗含的主体”等。笔者曾评道:确乎如此,《园冶·借景》中“‘暗含的主体’很难确定其是园林设计师,还是园主或‘访客’,所以这个‘他’具有模糊的、不确定的身份……计成在设计、利用或品赏借景时,其身份角色可以不断地转换,《园冶》全书较多章节往往如此,除‘借景’外,还有‘园说’‘相地’等……其身份角色时时可以转换,甚至更多地可以假定为文人园主们沉浸于遐想,神与物游……”[2]14冯仕达这一涉足交叉领域所创获的成果,证明了科学学家贝弗里奇所说:“移植是科学发展的一种主要方法……而应用于新领域时,往往有助于促成进一步的发现。”[25]冯先生的移植,还有“暗含的论题”“招式”“音节”等。此外,概念的新释,如把“借景”诠释为“一种游走性思维”,它把“此彼远近……外景内心贯穿起来,体验其中而不自知”[2]72。总的来说,“其论文注重对文本的结构分析,具体操作是将章节解构为较小的阅读单位—句群,还特别注重某些细节……”[2]72

冯仕达(1961—),中国香港人,长期任教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系,同时为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客座教授。后又赴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哈佛的Yü Sen选译《园冶》打印本就是他发现后将电子文档本从哈佛寄来苏州的。

西方血统荷兰籍的崴比·奎台特,系韩国首尔大学教授,日本京都国际日本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其《塑造我们的环境:〈园冶〉》一文认为,“《园冶》是一本造园哲学专著”[26]296。该文写道:

标题“园冶”是全书的线索,它教会我们如何将周围的自然融炼成园林。“园”具有广泛的含义,它是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的一种空间……涉及了所有人类文明可见的各种场所营造,也涵盖了城市规划。从这个角度阅读《园冶》中的理论是永恒和普适的。[26]296

这是实事求是之评。他另有《借景:中国〈园冶〉(1634)理论与17世纪日本造园实践》一文,属于比较文化学的范畴。

新加坡的康格温(Kang Ger-Wen)所著《〈园冶〉与时尚—明代文人的园林消费与文化活动》(以下简称《〈园冶〉与时尚》)(见图4),为海外唯一以《园冶》为中心,既作深度开掘、更作广度引申而饶有新意的学术专著。全书结构完整,材料翔实,视野广阔,事理兼顾,饶有可读性。其前言开宗明义:“《园冶》一书为中国首部园林建筑专书,代表了明代叠山建园的造园艺术顶峰。”[27]1他以此语率领和辐射全书。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1/0328/643.html



上一篇:浅析海外项目的索赔
下一篇:模块化设计在海外油田注水泵站项目中的应用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