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海外华文写作永远不会凋零关于海上明月共潮生(2)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白舒荣:我有一段在北京语言学院教书的经历。那时几位老师自动组合研究现代作家。我接触到白薇后,为她一生的磨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感动,也为

白舒荣:我有一段在北京语言学院教书的经历。那时几位老师自动组合研究现代作家。我接触到白薇后,为她一生的磨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感动,也为她曾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不被重视而打抱不平,所以我放弃书写在文坛享誉比较高的作家,主动选择了不被人注意的白薇。这本书,还有另一本也是写作家的书,把我送进了中国作家协会。写作会上瘾,但我写不了小说。我觉得写小说,开始多少总离不开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没那勇气把自己放进去。工作使我和作家接触的机会增多,“顺手牵羊”写作家便成了我的主攻。

张娟:作为一个作家,成就她的不仅是创作,同时还有约稿的编辑、出版社、读者的认可和鼓励及写作环境等,在您写作的过程中,您作品的传播媒介怎么样?出版环境怎么样?

白舒荣:我比较懒,写作多少都带着“任务”性质,比如《白薇评传》是当时大家合作的专题项目,这是我的分工。再如写台湾女作家施叔青那本书,当时中国作协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联络委员会主编一套台湾文学丛书,我就领了写施叔青评传的任务。最近这本《海上明月共潮生》中不少文章是缘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的约稿。我写完一篇,她让我再写一篇,没有她的不断约稿,也许写不了这么多。报纸杂志和出版对作家写作是极大的推动和鼓励,尤其对我这样比较懒,也没决心从事专业写作的人。

张娟:您的这本书涉及的台港暨海外华文作家来自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地区和国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海外华文作家形象,这个写作过程一共持续了多少年?出于什么样的契机您决定将其结集出版?回顾写作的过程,有没有让您难忘的往事?

白舒荣:这本书里的文章,我在该书“后记”里提过,内中篇目都曾在国内外不同场合见过世面。有朋友觉得我这些文章有意义也好看,早就建议结集出版。我不是个高调的人,拖了好几年,后来觉得结集出版也好,就像把同类东西建个文件夹,方便存放。有位朋友看了结集的目录,动议了现在的书名,又建议找人在书前写点什么。对这个建议开始我不以为然,觉得找谁都是让对方耽误时间。临近出版,朋友的建议浮出脑海,突然灵光一闪,何不找熟悉的文友每人写几句话。于是当即发邮箱发微信,并“强制”一两天务必完成。果然都够朋友,或短或长的文字很快给了我。我便把它们当作“代序”命作“寄语”放在前面,如一串闪烁的珠链,为这本书增添了华光。想想,颇有点“拉大旗作虎皮”的意味。

张娟:《海上明月共潮生》出版后,您有没有遗憾,或者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接下来您的写作计划是什么?

白舒荣:这本书最大的遗憾,就是在编辑过程中,我只想到赵淑侠晚年因为投靠亲人移民美国,就按国籍把她放入美华作家系列。其实,她开始文学创作,多半的创作成就都发生在欧洲,更何况如今的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就是她当年在瑞士时辛辛苦苦努力创办的,我们最早的交往也开始于她在欧洲时。把她归于欧洲华文作家之列更合理。

另外的遗憾是我漏放了香港作家刘以鬯。被香港拍摄成电影的《花样年华》系根据刘以鬯的《对倒》改编,这已是在该书出版多年后的事。刘以鬯先生这部长篇在香港报纸连载二十几年无人肯出版,是我首版实现了他的愿望,而且当时的出版经费和稿酬是我拉的赞助,并为此书撰写介绍发表在香港《文汇报》。虽然这些遗憾有点如骨鲠在喉,但世间哪有完美!释然!

目前手边正写一本有关“侨批”的书,探寻东南亚华文作家的先祖们当年下南洋的种种。

张娟:您常被称为海外华文文学界的“教母”,可以说,对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了解,您是中国第一人,您能不能评价一下今天海外华文发展的状况?在新的形势下,海外华文作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白舒荣:“教母”的称呼我不大喜欢,“第一人”更非如此。只不过我从事海外华文文学编辑工作比较早,结识的作家多点。我当编辑有一个特点,比较重视雪中送炭,不大追求名家。我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加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使我颇多家国情怀。从早期移民作家作品中看到华人在海外生计艰辛,还能坚持华文写作实属不易,作为国内的专业杂志理应为他们多创造发表机会,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继承和传播,也算为国家尽一份力。当时我重视的尚在成长中的写作者,如今皆已成名。目前海外华文文学的状况比我当年想象的要好。第一,随着中国人留学移民的增加,凡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有华文写作者,华文作家分布的地域日益广大,人数日渐增多;第二,由于中国大陆外出留学和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在美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华文文学创作队伍日渐兴旺,不少华文文学社团经常组织各种文学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华文写作者的创作热情。国内许多大学有不少学者从事华文文学研究,兼之国家出面组织大型世界作家大会,对华文文学的创作发展和繁荣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相信,海外华文写作永远不会凋零。至于海外华文作家写什么是个人的自由,似乎没有必要要求他们必须写中国故事吧。他们所写,只要对人类的进步、人类的良知有正面引导和启迪作用就很好。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1/0326/633.html



上一篇:海外陆上集输管道隆起屈曲理论探讨及应用
下一篇: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本雅明流寓海外初探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