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章丘崛起·奋斗有我」:我从故乡来,故乡是龙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这是作家王永忠先生的原创作品。原文曾获2020年度“我从龙山来”主题征文一等奖,后改造成易于传播的更上口的散文诗。 以 此为朗诵文本,区检察院李娜与区融媒中心栗君

编者按:这是作家王永忠先生的原创作品。原文曾获2020年度“我从龙山来”主题征文一等奖,后改造成易于传播的更上口的散文诗。

此为朗诵文本,区检察院李娜与区融媒中心栗君两位同志于9月27日代表单位参加区委宣传部组织的“章丘崛起,奋斗有我”2020年章丘区全民朗诵会。二位声情并茂,情感真挚,恢弘和缓,激昂振奋,同腔共鸣,现场感染力升华。与原文精神完全契合。今分享大家,以展“千年古县”古朴绚烂遒劲之风采。

“章丘崛起·奋斗有我”的全民朗诵大会作品:

我从故乡来,故乡是龙山

作者:王永忠

朗读:李娜 栗君

(女)

吾心安处即吾乡,

延边的白桦林早已根植到我的血液,

热情质朴的朝鲜族姊妹早已是我的亲人。

人生七十古来稀,长白山下思乡浓。

我乘“复兴”号,策马扬鞭,

终于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章丘龙山”。

(男)

魂牵梦绕的故乡啊!

暮春谷雨,我置身于广阔无垠的龙山平陵油菜花

我惊愕,这满眼的黄花,

好像如椽大笔凌空点抹,大地顿时沸腾。

中国龙山,9000年的人类活动史, 4600年的人类文明史!

当年龙山文化的发掘是多么石破惊天,

她以摸得着看得见的文本实证告诉世人,

这个华夏文化之源头,不仅是土生土长,

而且她的基因特质是“生猛强悍,空灵烂漫”,

是俯瞰这个蓝色星球的强势文化。

(男)

2017年,还是在章丘龙山焦家,

发掘了一具身高近两米的古人骨骼,

这位远祖距今5000年。

都说,

一方水土一方人,

为何此处原住居民如此高大雄健,

为何独有此处能长出小树模样的章丘大葱?

“铁匠之乡”为何偏是章丘?

历史是这么清楚的记载:

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在龙山平陵城建起“济南郡”,

它是大汉的“铁都”。

明晃晃,铁铮铮的保家卫国的兵器,

就是从龙山平陵运到大漠疆场,送达长城内外。

世代相传“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

我站平陵古城墙上,

想象着当年的繁华场面——

热气腾腾的豆腐坊,叮叮当当的铁匠炉,

挥汗如流的打谷场,石碾流转的碾米房,

对,不远处就是烧陶窑的黑烟袅袅。

吆喝声,晨钟暮鼓声,鸣锣开道声,

食壶浆者如云,摩肩擦踵连片……

我的亲爱的朋友,

“龙山味道”古已有之…

(男)

古木新芽,新芽葳蕤,

古老劲拔的龙山文化,

把家乡的皇天后土洗礼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迂阔辩的邹衍,韬略万千的房玄龄、婉约烂漫的李清照、“词山曲海”之美誉的李开先,

他们刚健,他们空灵。

一个貌似孱弱之女子也这般豪迈呼号: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古村朱家峪本无“朱开山”,但这块黄土上似乎每个角落都有他的影子,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zonghexinwen/2020/1022/494.html



上一篇:【金志敏的文学世界】第一届行参菩提网络作品
下一篇:【知青文摘】海外知青文化的时代特征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