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漂泊的诗神,或浮起的橡实:当代海外诗歌的漂(2)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无枝可栖的孤独与苦闷化为怀乡者的眼泪,“流亡者的头总往后瞧,眼泪总是滴落在肩胛骨上”(布罗茨基)。孤悬海外的诗人中了魔咒般纷纷陷入了思乡

无枝可栖的孤独与苦闷化为怀乡者的眼泪,“流亡者的头总往后瞧,眼泪总是滴落在肩胛骨上”(布罗茨基)。孤悬海外的诗人中了魔咒般纷纷陷入了思乡的迷途,异域非但没有如约展现一望无垠的幸福许诺,反而成为一个漂移的原点,不过为诗人再造了回归“丢失的源头”、回到初始的无限欲望。漂泊的北岛被故国所蛊惑,被归去来所折磨,“被来自故乡的牛瞪着,云/叫我流泪,瞬间我就流/但我朝任何方向走/瞬间,就变成漂流/刷洗被单簧管麻痹的牛背/记忆,瞬间就找到源头/词,瞬间就走回词典/但在词语之内,航行/让从未开始航行的人/永生—都不得归来”(《归来》)。而对于1990年代之后才旅居英国的王家新来说,祖国成为漂移途中一个压迫性的存在、一种随影相随的事物,“流亡的人把祖国带在身上/没有祖国,只有一个/从大地的伤口迸放的黄昏/只有世纪与世纪淤积的血/超越人的一生……祖国在上,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压迫你的一生”,故国成为被失去的源头、成为压倒性的过去的时光,它们从眼泪与伤口中生长为漂泊者的抒情。

多多自1989年去国之后,变得多愁善感起来,怀国思乡之作不绝于手,它们流溢着安静而忧伤的调子,朝向远方的祖国一唱三叹,“十一月入夜的城市/唯有阿姆斯特丹的河流/突然/我家树上的桔子/在秋风中晃动/我关上窗户,也没有用/河流倒流,也没有用/那镶满珍珠的太阳,升起来了/也没有用/鸽群像铁屑散落/没有男孩子的街道突然显得空阔/秋雨过后/那爬满蜗牛的屋顶—我的祖国/从阿姆斯特丹的河上,缓缓驶过 ”(《阿姆斯特丹的河流》)。在“没有用”的相思成灾中,诗人成了一个被祖国纠缠睡眠的重症思乡者,他甚至在《居民》一诗完全陷入了思乡这类明澈的忧伤之中,“在没有时间的睡眠里/他们刮脸,我们就听到提琴声/他们划桨,地球就停转/他们不划,他们不划/我们就没有醒来的可能/在没有睡眠的时间里/他们向我们招手,我们向孩子招手/孩子们向孩子们招手时/星星们从一所遥远的旅馆中醒来了 一切会痛苦的都醒来了 他们喝过的啤酒,早已流回大海/那些在海面上行走的孩子/全都受到他们的祝福:流动/流动,也只是河流的屈从/用偷偷流出的眼泪,我们组成了河流……”(《居民》)。有意味的是,多多曾提及自己书写的分裂性:“在中国,我总有一个对立面可以痛痛快快地骂它而在西方,我只能折腾我自己,最后简直受不了。” “祖国”这个庞大而模糊的意象在诗人去国前与去国后的诗作中都曾闪烁过,但呈现的却是色调迥异的情绪,作于1973年的《祝福》中,“祖国”是一个流浪的孤儿,“从那个迷信的时辰起/祖国,就被另一个父亲领走/在伦敦的公园和密支安的街头流浪/用孤儿的眼神注视来往匆匆的脚步/还口吃地重复着先前的侮辱和期望”,祖国是晦暗而阴郁的,它摇摆于侮辱与期望之间;而在作于1989年的《阿姆斯特丹的河流》《在英格兰》等诗作中,祖国是漂流于异乡河流的浪漫屋顶,是魂牵梦绕的祖国母亲“从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我/认出我的祖国-母亲”(《在英格兰》),祖国意象的蜕变呈现了多多于不同时空语境下对于母国的感受与情绪。赛义德认为,“放逐”是知识分子“对抗式阅读”的方式,也是创作生命力更新的源泉, 无疑,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转变中,故国与异国均成为在场的他者,这种被悬置的命运让移居海外的多多足以在陌生化情境下重新观看与感受母体文化,从而更新了对于祖国的观看视角与情感倾向。

海外诗人漂流异域,与故土的牵绊不仅凸显于祖国这个巨大之物上,汉语与传统文化的还乡亦成为海外诗人们反复确认与寻求的方向。异域之场中,他们是被隔离的他者,是不在场的在场者,语言的隔绝、文化的差异、异质的焦虑制造的是无穷尽的心灵孤独与文化迷失,由此,汉语,这悬浮的故乡宛然化为漂泊途中坚固的安全岛,北岛从母语中找到了现实的存在感。“在外面漂泊久了,是否和母语疏远了?其实恰恰相反,我和母语的关系更近了,或更准确地说,是我和母语的关系改变了,对于一个在他乡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母语是唯一的现实……”①唐晓渡:《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谈录》,《诗探索》2003年第3—4辑。为此,独在异乡的诗人以噬心的疼痛在母语中反复寻觅故土的慰藉。“我对着镜子说中文/一个公园有自己的冬天/我放上音乐/冬天没有苍蝇我悠闲地煮着咖啡/苍 蝇不懂得什么是祖国/我加了点儿糖/祖国是一种乡音。”(《乡音》)诗人所面对的镜子是虚空的象喻、孤独的表征,亦是虚无中自我的确认,而确认的支点便是被说的“中文”,中文与对镜自白的我成为互为镜像、互相确认的关系,只有在乡音的慰藉下,诗人才得以从冬天公园的沮丧(异域的荒芜与孤独)中挣扎出来,他放上音乐、悠闲地煮着咖啡,以为可以藉此优雅地度过这异域时光,可这一系列貌似轻松并颇具西式风范的动作不过是脆弱不堪的自我表演,诗人的内心痛楚正在淤积,他不得不从优雅的咖啡手艺滑向不堪的苍蝇,嘲弄“苍蝇不懂得什么是祖国”,肮脏龌龊的昆虫在没有祖国的负担下比“我”活得更加轻松,为了缓解这沉郁于心的痛苦,“我”又加了点糖,可祖国的魅影挥之不去,它又幻化为镜中之音向诗人徐徐召唤,对于备受思乡煎熬的北岛而言,中文不但是唯一的行李,也是唯一的安慰罢。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0/1210/523.html



上一篇:海外遗珍有心人
下一篇:走出困境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