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论海外瑶族文献的保护与利用以牛津大学图书馆(2)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关于这批文献的来源,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牛津大学图书馆亦无书面的记载。据大卫·赫利维尔考证,牛津大学图书馆馆藏瑶族文献出

关于这批文献的来源,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牛津大学图书馆亦无书面的记载。据大卫·赫利维尔考证,牛津大学图书馆馆藏瑶族文献出自Robert Stolper的收藏。赫利维尔现在的一位同事于 1990 年秋天至1993年春天购买了编号Sinica 3241—3547的瑶族文献[5]。在牛津大学图书馆特殊期刊阅览室可以翻阅世界各地的稀缺文本。笔者求证过阅览室工作人员,极少有人知晓这批瑶族文献藏于牛津大学图书馆,也极少有学者翻阅,故几乎无人知晓这批文献的价值。截至2011年,仅有郭武、笔者和德国一位学者翻阅过这批瑶族文献。

该批文献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从版本特征来看,多为线装手抄本,用繁体汉字书写,且书写的方式为自右向左、自下而上;页面大小也有差别,长度一般在14~20 cm,宽度为12~15 cm。从文本结构来看,部分文献中配有多种插图,这些插图内容涵盖人物、符箓、法印等,如Sinica 3250号,长19.3 cm,宽12.8 cm,书中多配有步罡图;Sinica 3305号,配有人像插图。从保存状况来看,部分文本保存良好,有封面和封底,且封面题有不同的字,或为题目或似抄写人姓名等,如Sinica 3258号,封面题有“书主李进仙”字样;Sinica 3423、Sinica 3446和Sinica 3447号,封面分别题有“敕坛科”“设醮科”和“飞章科”。一些文本也会落有抄写时间,如Sinica 3277号,首页题有“皇上同治五年丙寅岁四月十七日”的字样。

总之,此批瑶族文献没有统一模式,有的文本信息比较全面,保存也比较完整。例如,Sinica 3248号,有封面和封底,长19 cm,宽12.5 cm,首页有“民国”字样;Sinica 3331号,有封面和封底,文本首页有“书主封金周”等字样,且书中配有插图。有些文本,破损严重,信息不全,只能通过文本中的内容判断其性质,如Sinica 3339号,无封面和封底,内容包含“又看病凶吉”等字样,推断其应为道教医学用书。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赘述。

瑶族文献没有受到应有重视,首先表现在这些文本处于自然存放状态,尚未被考订编目。日本学者丸山宏曾在其文中提及牛津大学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本311册,还没有完整的目录[6]。牛津大学图书馆作为世界顶级图书馆,具有强大的文献检索功能,可通过多种方式查询馆藏文献。遗憾的是,笔者曾试图通过输入关键词等方式进行检索,却并未得到关于瑶族文献的具体信息。郭武在牛津大学期间并未翻阅全部的文本,当时的图书馆管理员称Sinica 3356、Sinica 3538、Sinica 3539、Sinica 3540四册无法找到。后经笔者进一步的查询,除Sinica 3356号文本外,其余三册不知何原因遗失。

此外,瑶族文献的编号缺乏规整性。从内容上来看,相邻编号的文本差距较大,如Sinica 3241号,内容主要与生活有关,诸如“别人财物,不可骗他;非理之言,不可说他”等,应为伦理教化生活用书;而Sinica 3242号,内容包含各种科仪所用上章奏表,书中有“北极驱邪院印”等字样,应为道教科仪用书;Sinica 3243号内容包含“变手掌符用”“五方雪水法”等法术,且文本中伴有符图多幅,应为道教法术用书。从规格上来看,相邻编号的瑶族文献文本长短不一。例如,Sinica 3253号,长17.5 cm,宽12.5 cm;Sinica 3254号,长20.4 cm,宽13.5 cm; Sinica 3255号,长20 cm,宽13 cm。从破损程度上来看,保存完好的与残缺不全的混杂在一起。例如,Sinica 3261号,破损严重,有多处残缺;而相邻的Sinica 3262号和Sinica 3260号,保存得相对较好,书中的字迹大多可辨认。综上所述,从牛津大学图书馆没有专门为这批瑶族文献制作相应的目录来推断,这批瑶族文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研究。

其次,牛津大学没有对这批瑶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没有对其进行拍照转换成电脑可存取的形式。这些瑶族文献一旦遇到不可预测的意外,就会永久损坏且不可复制。部分文本,纸张老化粘连严重,翻页困难。笔者在2011年赴牛津大学访学期间对瑶族文献进行拍摄,并将照片提供给牛津大学图书馆中文特藏部。但由于拍摄水平所限、相机精度有限、特殊期刊阅览室光线不可控等因素,对该批瑶族文献的数字化加工和存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仍需继续进行研究。

类似的情况也曾发生在美国国会图书馆。2005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购入第一批瑶族文本时,工作人员以为其只是普通的汉字手抄本文献,没有认识到这些文本的价值。2007年何红一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做了一次讲座,题为《神奇的瑶族古书——国会图书馆瑶族文献研究》。在该讲座中,何红一对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的瑶族文献的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引起了国会图书馆的重视,他们修复了入馆安检时受损的《评皇券牒过山榜》卷轴;同时也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如美国《世界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站、中国国家民委网站等[7]。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1/0224/591.html



上一篇:以巴西为例论述两阶段竞谈助力某国有海外企业
下一篇:侨报在机遇与挑战中前行的华文报刊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