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今日小暑 | 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小暑节气那些事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小暑 (选自《光阴--中国人的节气》) 作者:申赋渔 《周书》上说:“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温风其实是蒸腾的暑气,它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枝叶。狗也

  小暑

  (选自《光阴--中国人的节气》)

  作者:申赋渔

  《周书》上说:“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温风其实是蒸腾的暑气,它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枝叶。狗也懒得动,趴在树阴底下,吐着舌头喘气。总是把泥土刨得四处飞洒的母鸡,也像是呆了一般,木木地站在草垛底下,一动不动。晒得泥鳅一般黑的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跳到村头的河里,再不肯上岸,连头也用一片荷叶遮着。岸上的小路,被晒成了灰白色,蜿蜒着,朝绿的田野里伸去。

  田野里的蟋蟀受不了这热,把家搬到了村子里的屋檐下面。“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到了晚间,它便不停歇地鸣叫,像是在催促织机上的女主人不要停手,所以人们又叫它“促织”。

  天刚放亮,促织不叫了,老鹰立即把小鹰轰了起来。“夏练三伏”,小暑正是学飞的大好时光。老鹰把小鹰带到悬崖上,突然折断了小鹰的翅膀,把它扔了下去。小鹰忍着剧痛,拼命拍打着翅膀。终于,它飞了起来。也有很多小鹰,就这么活活摔死了。不肯飞,又侥幸没摔死的,长大了,只能飞到房顶那么高,像一只母鸡。

  “夏日多暖暖,树木有繁阴。”躺在槐树底下竹椅上的人,透过树叶的空隙,看到一只大鹰渐渐变成了一个小黑点,他丝毫没在意,刚刚发生了什么。他摇着芭蕉扇,慢悠悠地啜着手中的小茶壶,微微眯上了双眼。远处叫卖竹席、凉粉的小贩,懒懒的声音也越来越远了。头顶上,一只蝉突然大叫了起来,让人顿时满心的烦躁。

  蝉的嘶鸣,引发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从屋后的竹园里,偷偷砍上一竿青竹,再折上一根长长的韧性好的竹枝,把它弯成一个圆,头尾相接,插在竹竿的一端。然后举着,四处去寻找蜘蛛网,让蛛网一层层地缠在竹枝的圆圈上。等缠得多了,变成厚厚一层,有了足够的黏性,就可以去捕蝉了。

  蝉浑然不知,还呆在树上大声叫呢。奇怪的捕蝉器,突然就从背后粘上了它。任它如何挣扎,再也无法逃脱。孩子们不知道,蝉在夏日的阳光下只能歌唱一个月,而为了这一个月,它曾在黑暗的地下生活了四年。庄子说:“蟪蛄不知春秋。”蟪蛄就是蝉。蝉的生命很短,但它也有自己的小欢乐。它的欢乐,甚至成为人们对于夏天最重要的记忆。

  蝉捕来后,孩子们用一根线缚住它,让它飞起来,然而飞不高,只能在半空中兜着圈子。奶奶看到了,她会立即走过来,念一声“阿弥陀佛”,让孩子们把蝉放掉。她说,小孩子玩闹可以,不能动杀机。要是由着性子来,等长大了,可不得了。

  奶奶不知道的是,就在这闷热的暑气底下,秋天的肃杀之气正悄然滋生。这冰冷的气息,只有一些极其敏感的动物才知道。譬如蟋蟀,譬如蝉,譬如鹰。《诗经》上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不停地搬家,不只是因为怕热,还因为它对深藏于地下的杀气特别的敏感。有人甚至说它是感杀气而生。然而小虫子不会像人那样,知道收敛心性,它听任这杀机在身上生长,终于变得好勇斗狠。

  历史上有两个人斗蟋蟀最有名。一个是唐玄宗。因为他的喜好,宫中的妃嫔们把玩蟋蟀变成一种时尚。她们用小金笼提着蟋蟀,晚上放在枕边听它吟唱,白天拍手看它搏杀。可是好景不长,“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赫赫帝王,最终落得晚年凄凄惨惨。另一个玩蟋蟀的好手是南宋太师贾似道。当他忙于创作历史上第一部玩蟋蟀专著《促织经》时,蒙古军已席卷而来。书成了,他人被杀,国也灭了。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人们在听到蟋蟀的鸣叫后,常常会为辛劳的织女感伤,哪知道,这其中还有着另外的悲哀与悔恨呢?

  作者简介

  申赋渔,专栏作家,南京日报著名记者。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金、银、铜奖及江苏新闻奖一、二等奖等数十奖项。先后在《杭州日报》、《天津日报》、《石家庄日报》、《福州日报》、《南京日报》等开设专栏。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人民文摘》、《海外文摘》等数十家杂志刊载。著有纪实文学集《不哭》、生态文学集《逝者如渡渡》等。《不哭》获2008年度\"中国最美的书\"。《逝者如渡渡》获得了\"冰心儿童图书奖\"、\"金陵文学奖\",并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10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之一。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zonghexinwen/2020/0814/411.html



上一篇:武建华:《天津诗人》扶持我成长|我和《天津诗
下一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9期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