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方明元/《走进牛背梁》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走进牛背梁 方明元 2019年5月26日上午,我随九省区作家采风团赴陕西省柞水县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采风。在参加了“秦岭最美是商洛,美丽中国走起来”秦岭生态旅游节开幕式后,我徒

走进牛背梁

方明元

2019年5月26日上午,我随九省区作家采风团赴陕西省柞水县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采风。在参加了“秦岭最美是商洛,美丽中国走起来”秦岭生态旅游节开幕式后,我徒步行走在古老的秦楚古道上,体会着朝秦暮楚的历史典故,感觉着牛背梁 守卫千年长安的忠诚。历代帝王的金戈铁马,气势磅礴,至今还在牛背梁的上空荡气回肠。

远远看去,牛背梁气势巍峨,峰峦竟秀,像一块巨大的水牛之背,静静地横卧在崇山峻岭之中。她离西安56公里,是集雄秀幽奥于一身的旅游胜地,又是寻幽探奇、森林疗养、登山科考的理想之地,被誉为“西安人的高山公园,老百姓的避暑胜地。”


因为开幕式刚刚结束的缘因,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原本有点宽敞的环山小路,顿时显得有点拥挤不堪,可谓摩肩接锺。人们只能走走停停,缓缓而行。

进入牛背梁,深沟曲涧,山岭纵横,怪石嶙峋,层林密布,秀美之中透出几分荒蛮和霸气。秦楚古道依山傍水,曲径通幽,蜿蜒而上。低洼处,利用巨大的块石铺筑,平整而又笔直;陡峭处,利用山崖的自然形势层层凿开,形成梯级踏步;缓坡处,顺坡造势,稍加整修成路。古道两侧用条石筑砌路牙,得以挡水,保护路面。

一座座小桥,一处处小溪,一座座农舍,令我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元代大词人马致远的词在我耳边响起“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无论是枯滕老树昏鸦,还是古道西风瘦马,都是有点萧瑟和寂寞的况味。而千百年来被人践踏的秦楚古道在经历了当年的繁华之后,已经逐渐消失于牛背梁 的荒山野岭之中。幸逢盛世,柞水人重视历史文化旅游,在牛背梁进行旅游资源勘察中发现了秦楚古道,花了大量人力财力对古道加以修葺,让游客们在行走中感受千年的风云变幻,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在古道上行走,我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聆听着鸟鸣啁啾,优哉游哉的闲逛,是我与大自然最亲密的接触。古道跟着山体自然曲折,常常峰回路转,我体会到移步换景的乐趣。那颤悠悠的栈道,那壁立千仞的一线天,那山高水长的瀑布,那直指苍穹的石林,都让我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在秦楚古道上漫步,我喜欢探古寻幽,这里历史文化厚重,名人足迹遍布。我在苦苦寻觅千年留下的印记。刘秀、李世民、赵匡胤、李自成的足迹,书写了东汉王朝、大唐盛世、北宋王朝、大顺政权“成者为王败为寇”充满腥风血雨的历史;骑驴路过古道的贾岛,诗兴大发,留下了“鸟宿池边林,僧推月下门”的千古绝句;王跛子店、花门楼、翠微宫、耍钱场,那反映人生百态、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至今还在老百姓中悠悠传唱。

一个古道,如果与著名历史人物有联系,那么著名历史人生就会反哺提升古道的文化品味。古道中如果没有著名历史人物活动的轨迹,就难已传承久远,就不会有“润物细无声”之妙。而著名历史人物如果没有在古道上行走,古道就会被历史的尘埃淹没而不为人知,默默无闻。走在千年的秦楚古道上,我仿佛与刘秀、李世民、赵匡胤、贾岛对话,聆听他们的教诲,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效果。古道是树,文化是根。秦楚古道这棵参天大树,如果没有历史文化之根,它就不会根深帝固,枝繁叶茂。


我在一处鲜花丛中徜徉,成千上万只蝴蝶在纵情飞舞,牛背梁瞬间变成了蝴蝶的海洋,我好象来到了传说中那古老的蝴蝶谷。成双成对的蝴蝶围绕着人们飞翔,或头顶、或胸前、或眼际,五彩缤纷,翩翩起舞,真可谓“人在山中行,蝶在肩上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状态。

在六尺岭,悬崖峭壁上那挺拔鲜艳的红桦林,引起了我的注视,我被那那美丽温柔的树木吸引住了。这哪里是树木,分明就是一位风情万种、光彩照人的女子,她的腰身亭亭玉立,尤其是那红润细腻的肌肤,在有点朦胧的烟雾中如同女子诱人的胴体,惊艳得我睁不开眼睛,不忍心触摸……

13时20分,经过一番艰难攀登,我们终于来到了空中索道处的服务区。这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大家已经是疲惫不堪,饥肠骨辘。柞水县文联的领导决定在农家乐午餐。那是一场盛大的“午宴”,八人一桌,坐满就吃。桌子的菜肴都是牛背梁山上土生土长的绿色菜肴,吃着米饭馒头。虽然没有山珍美味、美酒佳肴,可一个个满口生津,吃得津津有味,蜜口香甜。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zonghexinwen/2020/1104/511.html



上一篇:【原创】江苏省|方明元:走马龙王庙行宫
下一篇:三门峡市一作家的散文作品获二等奖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