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林语堂,在海外走红的美食kol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个中国人在盛宴面前是多么神采奕奕啊!肚子填满美食之时,他会轻易地喊出,啊,人生多么美妙!中国人填满的肚子里会散发出一种精神上的快乐。中国人是相信直觉的,而直觉告

一个中国人在盛宴面前是多么神采奕奕啊!肚子填满美食之时,他会轻易地喊出,啊,人生多么美妙!中国人填满的肚子里会散发出一种精神上的快乐。中国人是相信直觉的,而直觉告诉他,肚子满意,万事顺利。

林语堂的这一段热情洋溢的宣言,至今仍被引作对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的权威解读。它发表于 1937 年 11 月,正值日本军队入侵南京之时。

此种言论于当时发表,对身为爱国者的林语堂而言何其不幸!由此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林语堂对于美食的书写,如何折射出他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困境与文化选择?在赴美之前,林以“小评论”为名 写下了一系列散文,触及的题材相当广泛,但极少有关于饮食的。

那么,在移居西方之后,他又是如何以中国饮食之道(这一相当传统甚至 “封建”的习俗)来代言中国,并以之批判现代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呢?中国这一“独异”的饮食之道,又是如何赢得普适性与世界主义内涵的呢?

“西方之子”呈现“东方仙境”

林语堂不能算生来就是个“文人美食家”。他生长于一个生活节俭的基督教长老会大家庭,上的是以新教为主旨的教会学校。他到美国留学时,主流社会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们对外国香料和移民都不甚信任。他从美国和欧洲读完硕士与博士归来后,看到他父亲戴着丝帽的一幅肖像,心有所动,决意放弃他那西式“狗领”,并如他所言,接受自己“生来就是为了磕头、安宁与和平,而不是为了踢足球、带狗领、吃西餐与高效率”。

不过,据林语堂当时一位朋友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林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他的行为方式“看起来更像个美国人。他穿西服,知道晚餐时如何用刀叉,甚至连走路的方式……他与他的新娘,手挽着手” 。也许正是妻子廖翠凤的烹饪,有意无意间改变了他,并向他展现了餐桌上的乐趣。

林语堂于1936 年再度离开中文世界来到美国,食物成为他可以用来向西方解释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而且可以作为中国可以提供给 “现代”世界的一种价值观。当然,在中国,除了与满族或中亚菜肴对比,人们通常不会想到“中国菜”。他们只会想到“饮食”,或者讲粤菜、川菜,或是他们的家乡菜。正如斯维斯洛基发现的那样,在十九世纪的上海,即使是粤菜也似乎令人相当陌生。他很好奇,不知地域性美食是如何逐步被纳入更广义的“中国菜”烹饪传统的一部分的。

而在域外,林语堂则对定义“中国菜”这一更庞大的过程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赛珍珠促成了林语堂从上海搬到纽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她在南京大学任教时,很欣赏林语堂的文章,特别是他在“小评论”名下写 的系列散文。不过直到 1933 年,她才在上海林语堂家的晚宴上首次跟林会面。

赛珍珠回忆道,那顿晚餐是由廖翠凤及他们的女儿们做的,而廖翠凤真称得上是“一位典型的温馨暖人的中国女子”,林家的孩子们也非常可爱。另一位客人是胡适,林语堂的老朋友。“那顿晚餐,”赛珍珠写道,“真是美味可口。我一边享受,一边听着两位中国名流的闲谈,两位都很有才气,但风格又很不相同,言谈间感觉到胡适对年轻少许的林语堂颇有些微词。”赛珍珠和林语堂却一拍即合。这或许是由于他们都生活在“多重世界”中,又或许部分是因为他们都有长老会清教主义家庭背景,反而对香烟或时髦的享乐主义更加向往(不过林语堂不喜欢鸡尾酒)。赛珍珠把林语堂介绍给她未来的丈夫理查德·华尔希,华尔希此后出版了一系列林语堂的畅销书,使林语堂名声大噪的同时,也为自己赚了不少钱。

《吾国与吾民》(1935)和《生活的艺术》(1937)可说是用老材料重造了一个新世界,其中也讲到中国食物和烹饪,虽然不是重点,但也很有意思。

在《吾国与吾民》中,“饮食”一节直到最后一章才出现。林语堂开篇即谈到一个西方人常问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吃什么?”答案是:“我们吃地球上所有可吃的东西。我们吃螃蟹是出于爱好,吃草根树皮是出于必要。”我们“人口太稠密,饥荒又太频繁,这让我们不得不吃所有触手可及的任何东西”。“唯一不是我们所发现且我们也不会吃的是干酪。蒙古人没能劝我们吃,欧洲人恐怕也不行。

事实上,中国曾经比那些烹饪范围窄的国家更为富足,许多新食品的发掘并非出于饥荒,而是出于科学的好奇心驱使,或是出于宗教上的忌讳。不管怎么说,其后,林语堂又自相矛盾地阐述了人参的属性,这几乎跟饥荒挨不上边。他还说:“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却未曾尝过蛇肉,亦未见亲友中有吃蛇肉者。”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zonghexinwen/2022/0110/729.html



上一篇:《英语文摘》杂志是如何为英语学习者赋能的?
下一篇:海外抖音tiktok是什么?抖音海外版项目如何赚钱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