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日本园林“走出去”的经验及启示(2)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2 成就 1.2.1 规模 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现存的在日本国土外公共开放的日本园林已达500多座,覆盖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5]。本文通过文献检索与实

1.2 成就

1.2.1 规模

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现存的在日本国土外公共开放的日本园林已达500多座,覆盖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5]。本文通过文献检索与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相关资料,共研究整理出其中的564座园林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可知,日本园林在日本本土以外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其中以美国数量为最,其余依次为中国、德国、巴西、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图2、3)。纵观历史,“二战”前在海外建设的日本园林至今还保留有47座,其中有17座于20世纪以前建成,而大部分的日本园林则在“二战”后建成,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和外交关系的建立,在海外的日本园林建设于20世纪末达到高峰,1985—1990年新建66座,1991—1994年新建43座,1995—2000年新建61座,近20年更是以每年10余座新建公共开放公园的速度增长[4-5]。

1.2.2 影响

自19世纪末受“日本热”影响以来,与日本园林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层出不穷,如Morse E和Conder J的著作《日本住宅和其周围环境》(1880)和《日本的景观园艺》(1893),当时的园林或园艺杂志常以介绍日本园林和植被为主题,这一时期海外关于日本园林的出版物达200余部[4]。大批文献也为海外日本园林的修建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指导,如19世纪末英格兰出现的大量日本园林、比利时皇家花园中修建的日本塔(1901)、中国台北宾馆的花园(1901)等[4,6]。此后,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设计师与建设人员等做了大量关于日本园林的深入研究,并有从不同角度出版的各类书籍、杂志,囊括历史、艺术、宗教、造园术、养护方法和园林要素等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日本园林专业信息得以传播,包括日本园林的整体与基础信息(有些网站专为海外的大学课程准备,如哥伦比亚大学建立的日本园林数据库、鲍德温学院的日本园林网),以及分类信息(如京都日本园林、东京日本园林、西方人建的日本园林,以及日本园林相关术语辞典等)。

随着日本园林在海外的广泛与深入传播,越来越多的机构组织自发地在海外产生,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欧洲的日本园林学会(JGS)和北美日本园林协会(NAJGA),二者周期性地举办年会暨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发表论文等研究成果。此外,还有温哥华日本园林协会(VJGA)、日本园艺组织(JGO)等,尽管其开展的活动不具有周期性,但也组织过大规模的学术或文化活动。另外还有多达几十家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荷兰等地的各类日本园林组织,以及与日本园林、文化相关的组织,包括竹林、锦鲤、置石、杜鹃花和盆景等主题的学(协)会、俱乐部等。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为满足市场需求,很多机构、组织也开辟了日本园林的相关体验活动,并深受大众欢迎,例如美国波特兰日本园林的培训中心除周期性组织小型论坛活动外,还有关于日本园林建设工法的培训课程,让大家置身于日本园林中享受亲自参与建设的过程;美国的日本园林杂志(JOJG)除周期性地出版日本园林的宣传手册、组织大量园艺技术课程外,每年还会组织若干次去日本的赏园旅行,伴随着对日本传统建筑和园林的参观,在2周时间内还会集中体验茶道、花道、日料、书法和锦鲤欣赏等文化活动,参与园艺、木器和竹器制作,以及植被修剪等实操体验,可谓一次依托并聚焦日本园林的对日本文化的整体鉴赏。

2 日本园林“走出去”的经验与启示

2.1 国家文化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日本园林的“走出去”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并取得当今举世瞩目的规模和影响,与其一直以来将文化输出定位为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由此文化传播得以在国家经济、政治和外交等的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实现。

首先,经济方面。风景园林的建设与运维本身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在海外修建日本园林更甚。在这点上,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与战后所谓“日本奇迹”时期,不仅在资金的储备而且在资金的倾斜上为日本园林的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但同样重要的是,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的导向既具宏观视野又重视门类特征,深刻意识到了风景园林海外传播作为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将在更长时段内对日本经济提供润物无声且绵延不绝的反哺。

日本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地在世界舞台上“推销”本国园林。以世博会为例,仅1862—1910年,明治政府(1868—1912)就曾指派日本代表团参与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博览会88次[7]。19—20世纪初,借助世博会这样一个当时“最高流量”的全球性大事件,日本的园林、建筑、手工艺产品,乃至民族文化都得以展示在世界各国面前,极大地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其导致的“日本热”至今仍可见一斑。“二战”后,日本园林参加的博览会逐渐趋向于园艺类的专业博览会,赞助单位也由原来的国家政府转向地方政府或企业和个人,可见其国家政策在地方层面的深化。尽管在博览会上展览的日本园林绝大多数为临时展园,会后予以拆除,但也有很多设施得以在海外其他场所移地保留,如英国邱园日本园内的“敕使门”则来自1910年伦敦世博会的日本展园。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1/0204/556.html



上一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外语教学海外研修
下一篇:园亭流芳:中国古典园林海外传播的文化学概述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