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华锺彦集外文三篇(6)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词学起源的时间考》 词是起于什么时候呢?这个问题,现在有许多争论,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为考证详细起见,不妨一一介绍出来,然后再写我

一、《词学起源的时间考》

词是起于什么时候呢?这个问题,现在有许多争论,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为考证详细起见,不妨一一介绍出来,然后再写我自己的意见,作一个商榷:

(一)词是起于中唐以前的:主张这个说法的,是王静安一派。他们是根据崔令钦《教坊记》所列调名三百二十四个,内中就有《菩萨蛮》(《湘山野录》、《艺苑卮言》均系李白作)等调,《教坊记》是天宝乱前的书,当然词是起于中唐以前了,若说中唐以前没有词,怎会有那些调名呢?所以王静安在给胡适之的信里边,主张词调像《望江南》、《菩萨蛮》等调,一定是中唐以前就有的。

(二)词是起于中唐的:主张这个说法的,是胡适之一派。他们以为词既起于《菩萨蛮》,而《菩萨蛮》调的创始,乃在中唐。李白何能作此词呢?一定是后人伪造的。王灼《碧鸡漫志》引《南部新书》及《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遂制此曲。当时倡优李可及作菩萨蛮队舞,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大中乃宣宗纪号也。《北梦琐言》云:“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温飞卿所撰密之,戒以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由此证明《菩萨蛮》词,乃中唐创体,一定不是李白作的。又据胡适之考订《教坊记》所载几种曲调,如《天仙子》、《倾杯乐》、《望江南》、《杨柳枝》等调,都是中唐以后所加入的,所以《菩萨蛮》也是后人加入的了。(在此附带声明,赵景深以为词是起于晚唐的,他说:“因为就词的发展路径看来,到晚唐方才有意作词,不然何以自李白作词后,绝不闻盛唐、中唐有其他词人呢?”这个说法的是非无须辨证了。)

(三)词是出于六朝的:主张这个说法的人,是许之衡先生一派。许先生以为词是起于乐府,他说:“乐府之时期很长,由汉到六朝,凡能唱的乐曲,都叫做乐府。”(见《研究宋词的我见》。)词学起于乐府一说,诚然是很可证明的,例如:王应麟《困学纪闻》说:“古乐府者,诗之旁行也。词曲者,古诗之末造也。”朱熹《语类》说:“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后人怕失却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按“今曲子”即词之别名。说见龙沐勋《词体之演进》。)汪森《词综序》说:“自古诗变而为近体,而五七言绝句传于伶官,乐部长短句无所依,不得变为词。”这都是词学起于乐府之好例。词既起于乐府,以时间而论,当在六朝或六朝以上了。(连圃按:乐府时期,不当谓止于六朝,唐人所著乐府歌辞极多,而李白、白居易等为尤著,兹不详论。)

关于以上三个主张,都有相当的理由。我是很服膺第三种主张,同时我更愿意明白确定词是起于梁朝的。在申说我的意见之先,应当举出三个要点:

1.我从前常想着:一种文艺不是到在成熟时候,才算起源;也不是将有动机,就算起源。应当按照那种文艺雏形表现出来的时候为准。这样规定,比较公平而允当些。我记得在《词林韵释》的跋语里边,秦恩复说:“词也者骚之苗裔,而歌行之变体也。胚胎于唐,滥觞于五代。”这样说法,真把哑子急出话来,我们知道苗裔是对祖先说的。词若是骚的苗裔,骚就是词的先祖了。同样道理,变体是对前身说的,词若是歌行的变体,歌行便是词的前身。究竟词的原起,是骚呢?还是歌行呢?胚胎是产儿的初形,滥觞又是形容江流原始的浮力,也都是说原始的意思,那么究竟词是起于唐呢?还是五代呢?自有离骚体至五代,相去约一千年,这样无头无尾不负责任的说法,能不令阅者发狂吗?假定他说词起于《离骚》吧,这未免成了一“见卵而以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的笑话了。(见《庄子》)这不是以动机当起源吗?若认定他说词是于五代,那又以成熟当起源了,这都是不尽情不合理之论。

2.我更想文艺这种东西,绝不是层层相因的就像说“三百篇变为骚赋,骚赋变为乐府,乐府变为近体诗。”(见《艺苑卮言》)中间关系就像连环一样,那是靠不住的。譬如在十九世纪末叶,欧洲自然主义文艺没落以后,同时发动的有新浪漫主义和新写实主义文艺。兹不是有独无偶的。所以继之而起的,又有所谓未来主义、实感主义、表现主义、写象主义等等,同时活跃在文坛上。我们中国的词和近体诗,也是一样,同是随着乐府的没落而发生的。

3.世界上无论那一种“新发现”,一定先有实在的东西,然后“约定俗成”,才有它的名字。词,也不能逃此公例。这就是说,词的名没有单独成立以前,已经有词的本质了。中唐以前,诗和词没有什么分别, 如 《舞马词》、《踏歌词》、《凉州词》等,词就是诗,《六忆诗》就是词。(见《词苑丛谈》)因为它们都是可歌入乐的,所以没有人去分析它。后来社会流行的作品,五七言渐多,长短句较少,教坊所采的长短句,既不很多,而整齐的五七言,若不加散声,(方成培《香研居词麈》说:“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绝句,必杂以散声,然后可被之管弦。……后来遂谱其散声,以字句实之。”按此散声,朱熹名为泛声。《全唐诗》十二函又名为和声。)又不能谱入管弦,所以教坊乐工不得不自撰新词,宋沈义父《乐府指迷》:“秦楼楚馆,所歌之词,多是教坊乐工及闹井赚人所作,只缘音律不差,故多唱之求。其下语用字,全不可读。甚至咏月却说雨,咏春却说凉。《花心动》一词,人目之为‘一年景’。又一词之中,颠倒重复,……乃大病也。”因此之故,文士乃为作词。自从乐府没落,到文士有意做词,中间时期,就是从隋至天宝的时期。这个时间,怎能说是没有词呢?所以《羯鼓录》载有玄宗的《好时光》;《松窗录》载有《清平乐》;《碧鸡漫志》引《唐·乐志》载有《荔枝香》;《开元天宝遗事》载有《凌波神》;《乐府杂录》载有《得宝子》;又天后的《离别难》;太宗时的《黄骢叠》;《曲洧旧闻》载有炀帝的《忆睡时》;《迷楼记》载有隋侯夫人的《一点春》等词,指不胜屈,大都和后来的词牌相同,纵然《教坊记》所载三百二十四调,有后人加入的,能断定中唐以前没有词吗?

文章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网址: http://www.hwwzzz.cn/qikandaodu/2021/0114/548.html



上一篇: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外语教育发展新理念—
下一篇:海外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控探讨

海外文摘·学术版投稿 | 海外文摘·学术版编辑部| 海外文摘·学术版版面费 | 海外文摘·学术版论文发表 | 海外文摘·学术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海外文摘·学术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